在汽车涂装生产工艺中,电泳工序是对后续防腐起到主要作用的工序,枣阳四海道普化工有限公司发现由于车身结构、装焊折边胶或前处理电泳工序参数设置及喷淋压力问题,在车身折边或空腔缝隙中由于表面张力影响会残留一定量的油污、脱脂液、磷化液、电泳液等液体的混合物,尤其是在包边缝隙部位,无法排出,即使经过电泳后水洗也很难清洗干净,电泳后因车身温度升高,包边缝隙内液体急剧沸腾,从包边缝隙内外溢出来,就形成电泳二次流痕问题。
因混合液体多为清洗不彻底的物质,因此二次流痕均为发黄发黑等外观,对电泳漆膜外观质量有影响,需要对二次流痕部位进行打磨处理,打磨后电泳漆也打磨掉,有锈蚀风险。喷涂油漆后会造成油漆漆膜遮盖不良,漆膜不平等质量缺陷,需要进行油漆修补处理。
1)针对机盖折边胶轨迹排查结果,涂胶轨迹无不良,后续正常监控即可。
2)针对机盖R角折边胶未填充到位,调整机器人涂胶轨迹,包边填充满R角,轨迹距R角改为4~5mm,胶条直径改为3~4mm,使R角部位胶填充到位。
3)机盖包边间隙排查,目前包边间隙偏大,导致电泳积液自偏大缝隙内流出,通过现场分析,对机盖内外板边缘不平整部位进行处理,调整折边压合机,优化机盖包边模状态,使机盖包边压合间隙≤0.05mm。
4)折边胶含油量检测无油污,不调整。
5)脱脂喷淋状态排查结果,脱脂效果符合要求。
6)电泳后喷淋水洗不良,喷淋压力不足。解决措施为,加大喷淋压力至标准值上限,经多次现场调整优化,确认泳后水洗喷淋压力≥0.12MPa效果佳。
7)电泳水洗后沥液不良,主要为沥水时间不足及车身沥液角度不良;调整电泳后沥液时间为60s,根据现场设备情况,将泳后沥液角度提升2°,沥液效果比原状态提升明显。